證券日報 2011-08-01 08:35:14
西南證券
本周大盤或震蕩盤升
上周大盤在經歷周一大跌后,連續(xù)四個交易日在5日均線之下震蕩,成交逐步縮減。周五兩市成交合計縮減至1500多億元的低迷水平,顯示市場盡管做空動能減弱,但做多信心尚未恢復,處于謹慎觀望狀態(tài)。
上周美債問題對全球股市形成困擾。盡管周內兩黨仍互不妥協(xié),各推出上調債務上限及削減赤字的備選方案,但8月2日有望取得階段性成果,否則諸多聯(lián)邦福利將無法支付,并使美國在債務信用上留下不光彩的記錄。如果美債危機暫時化解,有助于全球股市走強,并激勵A股市場人氣。
本周7月份PMI和美債上限協(xié)商結果公布,負面因素有望得以緩解。半年報披露家數的增多,將促成熱點頻現。但發(fā)行節(jié)奏加快,資金面仍趨于緊張。預計本周大盤雖然會震蕩盤升,但上升幅度可能比較有限。
申銀萬國
藍籌股下跌空間較小
上周一,大盤大跌后,隨后四天都是圍繞2700點整理,成交量呈現萎縮勢頭。這種弱平衡格局短期內難以打破,后市股指將繼續(xù)在2700點附近縮量整理并尋求突破機會。
前期市場反彈的三大動因如技術超跌、通脹預期略有好轉、7月初資金局部緩解,目前都已不復存在。市場最大的問題是增量資金匱乏,靠存量資金換手不足以支持大盤站穩(wěn)2700點。同時,新股擴容快馬加鞭,銀行股再融資、國際板、新三板等朦朧消息,都成為投資者心頭揮之不去的陰影。
除資金制約外,目前市場也缺乏新的利多因素來推動大盤反彈。例如,7月份CPI可能會再創(chuàng)新高,貨幣政策難以放松。市場化資金成本居高不下,資金面捉襟見肘,還有地方融資平臺風險等不利因素存在。因此,短期行情走強難度很大。當然,大跌的可能性也不大。上周初的大跌和鐵路突發(fā)事故有關,隨后大盤便迅速回穩(wěn),沒有出現持續(xù)下跌,表明低位籌碼較為穩(wěn)定。突破事件的沖擊力減弱有利于行情趨穩(wěn)。同時,目前滬深300的動態(tài)市盈率不到13倍,和歷史底部十分接近,顯示藍籌股繼續(xù)下跌空間較小。
光大證券
關注結構性機會
上周兩市調整后震蕩整理,上證指數勉強收于2700點上方。美國政府債券上限的技術性違約預期、資金面的偏緊、高鐵板塊受事件性沖擊,都是影響股指疲弱的重要原因。中石油、銀行權重股在上周出現護盤跡象,但對市場提振有限。
近日美國眾議院取消對博納的方案投票,美債問題進入關鍵期,但投資者均在等待8月2日以后事態(tài)的明朗。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信貸增速的平穩(wěn),中小企業(yè)資金緊張的現象并沒有明顯改觀。目前已公布中報的180家公司凈利潤約為170億元,但其經營性現金流大降77%。資金成本上升或對上市公司三季度業(yè)績同比增長造成拖累,貨幣政策對經濟和上市公司業(yè)績的影響正在顯現。
總體來看,上周五銀行板塊護盤成功,但市場成交量并沒有效放大,股指處于抵抗性反彈的特征較為明顯,由于美債問題短期延后的可能較大,市場仍會糾結于通脹與經濟增長的壓力。在沒有看到政策轉向之前,關注結構性機會仍應是投資者的主要策略。
財通證券
調整將超過預期
上周一大盤暴挫后,開始弱勢橫盤震蕩。由于滬綜指再次擊破了1664-2319原始上升趨勢線,市場調整的時間與空間將超過市場預期。
政策“轉暖預期”變現遭遇阻礙,GDP增速背后反映的實際通脹水平比預期偏高。政治局會議著力“穩(wěn)物價、調結構、保民生、促和諧”,由于堅持將穩(wěn)定物價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并在房地產調控上提出堅持調控決心不動搖、方向不改變、力度不放松。這使市場對政策馬上放松的希望落空。
三季度A股融資力度有進一步加大可能,這將直接沖擊A股的資金面。預期7月份CPI將再創(chuàng)新高,真正回落可能要等到四季度,市場期待的"保增長"預期從全局來看并不迫切,而中小企業(yè)的困難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調結構”的產物。當前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還是控物價、調房價,在通脹回落之前,政策緊縮格局難改。近期加息和上調準備金率仍然有可能。三季度的整體政策環(huán)境還是會偏緊,即政策底將貫穿整個三季度,與市場所預期“寬松”二字毫不沾邊。由于回到市場認可的“估值底”,短期具備一定的抗跌性,但缺乏好的反彈彈性。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