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社区国产精品伦子伦免费,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日本中文字幕有码,青青热九免费精品视频在线

        • <acronym id="lefsy"></acronym>

          <sup id="lefsy"><thead id="lefsy"><pre id="lefsy"></pre></thead></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移動金融邁入3.0時代 “流動銀行”構想未獲業(yè)內認同

          2014-06-30 00:44:4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袁君 發(fā)自上海    

          每經記者 袁君 發(fā)自上海

          上周五(6月27日),浦發(fā)銀行、中國移動和復旦大學聯合發(fā)布了移動金融3.0標準,即商業(yè)銀行利用大數據對用戶精準分析,依托可穿戴型等移動設備,由客戶參與金融產品的創(chuàng)造過程。

          “移動金融3.0時代帶來的直接改變之一,就是用戶將能直接參與金融生產?!逼职l(fā)銀行副行長姜明生表示。

          “社交化、電商化的移動金融業(yè)務模式會是未來的一個趨勢,但這個愿景如何實現有待探索。”某股份行電子銀行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其對浦發(fā)銀行正在研發(fā)即將推出的 “流動銀行”的構想并不認同。

          “流動銀行”可行性待考

          繼年初中國移動攜手浦發(fā)銀行推出NFC手機支付地鐵應用,近期浦發(fā)銀行宣布針對中國移動上下游企業(yè)的融資需求推出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之后,上周五,浦發(fā)銀行、中國移動和復旦大學聯合發(fā)布了移動金融3.0標準,由客戶參與金融產品的創(chuàng)造過程,為用戶提供整體金融解決方案。

          以用戶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為例,目前銀行服務模式都是銀行發(fā)行標準化的產品,用戶選擇和自己需求最接近的購買。

          “未來,商業(yè)銀行可基于大數據分析,邀請用戶主動提出需求,比如期限、風險偏好等,當具有同類需求的用戶達到一定數量時,商業(yè)銀行將發(fā)行相應產品以滿足客戶需求,從而實現‘共同生產’?!苯魃嬖V《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據悉,網上銀行手機化,可以稱為移動金融1.0時代;隨著智能手機和NFC(近場支付)等技術出現,銀行可為客戶提供近場和遠程一體化的金融服務,即2.0時代。目前,移動金融在我國已進入第三個階段。

          而移動金融3.0時代主要依托的技術載體則是可穿戴型移動設備。據復旦大學教授駱品亮介紹,移動金融3.0在硬件接口上將呈現多載體趨勢,不再局限于手機和平板電腦,還將包括汽車、穿戴設備等終端。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fā)展,移動金融未來的終端載體有望擴展到一切聯網的物體。

          浦發(fā)銀行電子銀行部副總經理薛建華還披露了該行目前正在研發(fā)即將推出的“流動銀行”的產品設想:以車為銀行服務場所,建設獨立、流動、服務于不固定地點的銀行綜合營業(yè)網點。在銀行員工協助下,通過移動互聯網,客戶可以在“流動銀行”內以O2O的方式半自助地完成發(fā)卡、投資理財、公用事業(yè)繳費等金融服務。

          但前述股份行電子銀行部人士稱,將銀行網點移動化的做法,實際上是為了解決移動金融沒辦法繞過的面簽問題。但這種放在汽車上的銀行網點是否真的能提高用戶辦理金融業(yè)務的效率值得懷疑。

          移動金融銀行仍起主導作用

          按照薛建華的構想,在移動金融3.0時代,當用戶看到某個心儀的商品,借助可穿戴型移動設備除能夠立刻識別商品的基本屬性、購買渠道、價格外,還能實時了解通過哪家銀行信用卡能夠享受優(yōu)惠、是否能夠申請消費貸款等金融信息;如果客戶有需求,借助移動金融,只需按幾個鍵就能購買并完成所有服務流程。

          與此同時,商業(yè)銀行將進一步依托社交平臺,將用戶的社交生活和金融體驗結合,形成垂直型社交金融圈。

          不過,電商與社交從來都不是銀行的強項。

          “社交化、電商化的移動金融業(yè)務模式會是未來的一個趨勢,但這個愿景如何實現有待探索。我覺得銀行可能更應該和電商、第三方支付合作,自己單槍匹馬去構造一個移動金融生態(tài)圈,還是非常困難的?!鼻笆龉煞菪须娮鱼y行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值得注意的是,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fā)展,使得移動運營商、第三方支付以及銀行在移動金融領域的競爭更加激烈。

          不過,在姜明生看來,相較于互聯網公司,銀行的投資渠道、資產配置能力以及在支付領域擁有的多種工具,決定了銀行會在移動金融中起到主導作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