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8-08 17:12:36
福特汽車的全球項目總監(jiān)帕特爾因被指行為不當而離職,這已經是福特公司今年第二起高管因行為不當而離職的事件了。至于帕特爾具體違反了福特公司的什么行為準則目前還不清楚,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與福特去年新上任的首席執(zhí)行官吉姆·哈克特大力推動企業(yè)文化變革有關。吉姆·哈克特表示,官僚制度和等級制度壓制了福特的決策制定。
每經記者|余佩穎 每經編輯|趙慶
圖片來源:攝圖網
據《美國汽車新聞報》8月6日報道,福特全球項目管理總監(jiān)普拉卡什·帕特爾被指行為不當,目前已經離開了該公司,而這已經是福特今年第二位因被指行為不當而離職的高管。福特方面已經確認了帕特爾離職一事。今年以來,福特的股價已經大幅下跌超過20%。
今年2月,福特原北美總裁拉杰·奈爾離職,福特方面表示這是因為奈爾的行為“不符合公司的行為準則”。連續(xù)兩位高管因“行為不當”而離職,這也反映出吉姆·哈克特出任福特首席執(zhí)行官以來改革公司文化的決心。早在2017年,哈克特出任福特首席執(zhí)行官時,福特執(zhí)行主席比爾·福特就曾表示,哈克特將成為該公司“文化變革的推動者”。
據《美國汽車新聞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帕特爾被解雇是由于行為不恰當,但究竟是何種性質的“行為不當”現在仍不清楚,目前也未能采訪到帕特爾本人。
根據帕特爾的領英資料,2009年,帕特爾加入福特擔任野馬的項目經理。在離職前他作為福特的全球項目管理總監(jiān),在公司管理1200名員工,并且負責價值超過5億美元項目的工程和費用支出。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目前福特還未任命接任帕特爾職位的新人選。
然而,幾年前福特官方還曾表達過對帕特爾的大力欣賞?!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卟殚喐L毓倬W發(fā)現,在2013年12月福特還曾在一份新聞聲明中,稱帕特爾是“為野馬這道食譜調味的大廚”,聲明中稱,“作為全新的第六代福特野馬的項目經理,帕特爾就像主廚一樣,他了解廚房里所有的原料,并且知道如何將它們混合在一起,才能調出對的味道”。
帕特爾并不是第一位被指行為不當而離開福特的高管。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在今年2月,曾執(zhí)掌該公司利潤豐厚的北美地區(qū)的拉杰·奈爾也遭到解雇,原因是在一項內部調查中發(fā)現他的行為不符合福特公司的行為準則。當時,奈爾曾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真摯地感到遺憾,在某些情況下,我沒有展現出符合公司原則的領導行為,而公司的原則是我一直所信奉的。”
在首席執(zhí)行官吉姆·哈克特力圖轉變福特業(yè)務以及扭轉利潤下滑的局勢時,帕特爾的離職是福特高管離職潮中最新發(fā)生的一起。今年7月,福特的頂級說客Ziad Ojakli離開了這家他工作了14年的汽車制造商而加入了軟銀集團。2017年秋天,福特還失去了它的戰(zhàn)略主管。此外,福特中國的首席執(zhí)行官羅冠宏(Jason Luo)上任不到5個月就提交了辭呈。
在2017年5月,吉姆·哈克特取代馬克·菲爾茲出任福特的首席執(zhí)行官,據CNBC早前報道,當時福特的執(zhí)行主席比爾·福特在一次新聞發(fā)布會上說到,“哈克特將繼續(xù)改革福特的文化”。
福特公司表示長期以來它都太過癡迷于等級制度。“多年來大公司都發(fā)生了什么?我們兩人(吉姆·哈克特和比爾·福特)都覺得,官僚制度和等級制度壓制了更快的決策制定”,哈克特說道。
“工作的性質確實發(fā)生了變化”,吉姆·哈克特在接受《商業(yè)內幕》記者采訪時表達了同樣的態(tài)度,“像我這樣的人不再坐在私人辦公室里了。我們在團隊中工作,而不是依靠等級制度,我們需要進行更加深入的討論”。
哈克特上任之后改革的不止是福特的文化。在馬克·菲爾茲三年的任期內,福特的股價大幅下滑,跌去40%,而這位前任首席執(zhí)行官也被指責沒有讓福特跟上高科技汽車發(fā)展的步伐。據CNBC此前報道,為了跟上行業(yè)步伐,福特公司在電動汽車方面的投資將從截至2020年的45億美元增加到截至2022年的110億美元。哈克特也向記者說道,“福特無需擔心落后于人,我們的技術是非凡的”。
福特公司7月25日發(fā)布了2018年第二季度財報,但是結果卻不如預期。公司第二季度總收入約389.2億美元,低于上年同期的398.53億美元。凈利潤方面,相較上年同期的20.47億美元暴跌50%至10.66億美元。
在第二季度業(yè)績低于預期后,這家汽車制造商下調了全年利潤預期,將2018年調整后的每股收益從今年早些時候的1.45美元~1.70美元下調至1.30美元~1.50美元。福特還表示,在接下來的3至5年內,一項大規(guī)模的耗時多年的重組計劃可能會導致110億美元的費用產生,可能會影響公司的盈利表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