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6-11 14:18:44
在小康股份2019年度股東大會現場,公司董事長張興海表示,小康股份的戰(zhàn)略目標是創(chuàng)建百萬量級的全球智能汽車品牌企業(yè)。
每經記者|鄢銀嬋 每經編輯|陳俊杰
今年4月,小康股份通過向東風集團定向增發(fā)股票,收購其持有的東風小康公司50%的股權,東風小康成為小康股份的全資子公司。
6月10日下午,在小康股份的2019年度股東大會現場,公司董事長張興海表示,小康股份的戰(zhàn)略目標是創(chuàng)建百萬量級的全球智能汽車品牌企業(yè)。
此外,曾向媒體直言因“窮在技術落后”的張興海,近年來主導小康股份在電動化、智能化方面投入頗多,2019年的研發(fā)投入占營收比例超過12%,也讓外界疑慮小康股份未來是否僅專注于新能源板塊。對此,張興海表示,公司將堅持傳統(tǒng)汽車和新能源汽車雙核驅動,“我們已經制定了雙核四輪驅動戰(zhàn)略,規(guī)劃比較清晰。”
對小康股份而言,因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的業(yè)績算不上亮眼,報告期內的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23.85億元、-4.94億元。
盡管業(yè)績情況有些波動,不過在此次股東大會現場,公司管理層向股東傳遞了頗多信心。
張興海認為,當前整個中國汽車市場存在三個特點。一是中國是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局面并未改變,年銷量仍然會在2500萬到3000萬輛之間,隨著一系列擴大內需的政策釋放,國內汽車產業(yè)發(fā)展逐步成熟,中長期汽車市場仍有廣闊空間。
其次,當下汽車產業(yè)呈現出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新四化”發(fā)展趨勢,這對整個行業(yè)而言都蘊藏著新機會,發(fā)展方式由高速增長轉向了高質量發(fā)展關鍵期。
最后,車企之間聯盟抱團合作也是大勢所趨。“車企之間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實現共贏,單打獨斗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張興海表示。國際上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已有先例,國內的一汽、東風、長安也組建了科技合資公司。
今年4月,小康股份公告稱,公司以38.5億元收購東風集團持有的東風小康50%股權的申請獲得中國證監(jiān)會核準批復,東風小康成為小康股份的全資子公司。東風小康成立于2003年,是小康股份與東風集團先行先試混合所有制經濟,各出資50%所成立的。
“小康與東風已有17年合作時間,是雙方趁勢而為的戰(zhàn)略舉措,目前東風小康在全球已培育了400萬終端用戶,在東風公司的銷量位居第三位,自主品牌中則位列第一位。”對于東風和小康的合作關系,張興海如此評價。
“接下來會進一步業(yè)務聚焦。”張興海表示,小康制定了“雙核四輪驅動”戰(zhàn)略,即乘用車+商用車、傳統(tǒng)汽車+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服務出行、國內市場+國外市場四大戰(zhàn)略板塊。“這四大戰(zhàn)略就是四個輪子,將推動小康股份實現高質量發(fā)展。”
事實上,小康股份管理層之所以對百萬目標有信心,一定程度上緣于張興海所提的車市三大特點,公司都有所準備。
比如在“新四化”方面,小康股份早在2015年便開始自主研發(fā)三電核心技術,近三年公司產品研發(fā)投入超過40億元,占總銷售收入超過7%,培育形成了電驅動三電技術和差異化特色的增程式、以及與阿里、華為合作,集成了智能網聯技術。
此外,作為大宗商品,繁雜龐大是汽車產業(yè)鏈最顯著的特征,疫情使得整個汽車行業(yè)踩下急剎車。“疫情期間,導致整個零部件供應體系也被打亂了,對汽車行業(yè)造成了不小的影響。我們公司也沒有獨善其身。” 小康股份董事劉昌東表示,疫情期間更加凸顯了私家車的重要性,對消費者的理念發(fā)生變化,可能會推動整個汽車消費增長。
針對小康的微型商品車,劉昌東也透露公司有明細規(guī)劃。其表示,公司正將在國外市場的應用場景經驗復制到國內,推行移動商鋪小型車計劃,滿足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老百姓做生意所需。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