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05 00:24:06
從近年的市場表現來看,不少ETF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收益,展現了ETF作為一種投資產品為客戶盈利的能力,如創(chuàng)業(yè)板ETF去年漲幅高達78.51%,在所有公募基金中名列前茅。然而,需要同時注意的是,普通投資者對收益的關注常常讓他們忽略了風險控制,這往往是他們蒙受虧損的原因。事實上,在投資過程中風險與收益總是相伴相隨的。在投資ETF時候,投資者需要 “量體裁衣”,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風險偏好來選擇合適的ETF工具。
ETF作為一種開放式指數基金,具有市場風險、上市基金價格波動等風險。若在ETF大類產品中進行進一步劃分,細分品種還具有不同的風險等級。
目前國內已有近百只的ETF,按照所投資的大類資產主要可以分為:貨幣ETF、債券ETF、股票ETF、商品ETF、杠桿ETF和分級ETF等。ETF的風險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標的資產的風險特性所決定的:貨幣ETF是其中風險等級最低的,之后按照風險等級遞增的次序依次是債券ETF、股票ETF和商品ETF,而杠桿ETF和分級ETF風險等級最高,這主要體現在它們追求杠桿化收益。
面對種類繁多的ETF,投資者應該如何做出選擇呢?
我們認為,對于投資者來說,清楚認識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是十分必要的。風險承受能力主要取決于投資者的年齡、婚姻狀況、收入水平等一系列客觀屬性,同時也與投資者預期投資的期限和流動性需求息息相關。這里,我們舉例,從投資者年齡的維度分析風險偏好,進而做出投資類別的選擇。
通常,事業(yè)起步階段的年輕人追求投資在短期內的高回報,且家庭、子女負擔較少,相應的風險承受能力較高。對于這類人群來說,他們可以選擇股票ETF、商品ETF等相對高風險的ETF產品進行投資。
中年人是市場的主力軍。他們家庭生活和收入水平較為穩(wěn)定,投資目標主要是在中等風險水平下獲取穩(wěn)定的收益,以支持整個家庭的生活開支以及長期內子女教育、父母養(yǎng)老等支出。對這類投資者來說,投資組合可以在較為積極的股票ETF和相對穩(wěn)健的債券ETF、貨幣ETF之間均衡配置,兼顧投資的中長期穩(wěn)定收益和變現能力。
老年人風險承受能力較低,投資一般以穩(wěn)健、安全、保值為目的,適合選擇貨幣型ETF等低風險、易變現的理財產品。
當然,在資產配置過程中對不同風險等級ETF產品的選擇也不是絕對的。投資者可以以多種ETF產品作為基礎工具,合理配置資產。例如,低風險偏好的投資者也可拿出一定比例的資金配置少量積極型ETF產品,彌補低風險ETF產品在收益性上的不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