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5-14 22:50:09
每經編輯|段煉
今年以來不斷狂飆的黃金價格在近日迎來了“急剎車”。
5月14日,現貨黃金價格再次跳水,失守3200美元整數關口,一度跌至3180美元下方,日內跌超2%。紐約黃金期貨也已跌近2%,跌破3200美元大關。
國內品牌金飾單克價格已集體回落至千元下方。據中國經濟周刊報道,有人買了一個手鐲,近半個月價值縮水2000多元。
不少網友發(fā)帖表示自己“虧麻了”,求支招。
許多網友發(fā)帖表示自己“虧麻了”。圖/社交媒體截圖
有人貸款80萬元買黃金已虧7萬元
資深投資者:有回調就會有反彈
之所以大家如此關注金價,是因為今年隨著黃金價格一路上漲,大量投資者、消費者通過各種途徑買入黃金。
有報告顯示,2025年一季度,全球黃金投資總需求量為552噸,同比暴增170%;全球金條金幣總需求為325噸,同比增長3%,比五年季度平均水平高出15%。
其中,中國一季度金條金幣需求量達124噸,環(huán)比增長48%,同比上漲12%,創(chuàng)下歷史第二高的季度水平,僅次于2013年二季度。
據報道,今年一季度,我國基民買入黃金基金規(guī)模增長49%;人們買入金條和金幣金額同比增長30%;金銀珠寶零售額同比增長11%。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甚至還有人貸款買黃金。
據羊城晚報14日報道,有人分享了自己的貸款80萬元買黃金的經歷。據其表述,其成本價高達830元,現在感到非常心慌。記者據網友所述算了一筆賬,從持倉價格的830元到現在的758元左右的價格,不算貸款利息、回收差價等,每克就已經跌掉了72元,80萬元投資的損失在7萬元左右。
近期,建設銀行、興業(yè)銀行、廣發(fā)銀行等多家銀行發(fā)布了信用卡“炒金”風險提示,強調嚴控信用卡“炒金”,明確指出信用卡資金不得用于投資股市、黃金等高風險領域。
5月14日,九派新聞記者聯(lián)系到有著近十年貴金屬交易經驗的博主“薯條怪盜”。他表示,自己從2015年就開始進行貴金屬交易,親身經歷過許多金融風險。“上一次黃金的暴漲暴跌我也經歷過,每一次歷史重演時,大家的狀態(tài)都很像,也都很瘋狂,到頭來很多人會被套牢。”出于提醒的心理,他在社交媒體平臺上警示大家,“不要再盲目追高。”
對于此次金價下跌,他認為,這是前期獲利盤的一些回吐。“前期很多炒作黃金的,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因為地緣政治風險,很多避險資金涌入到黃金。他們進來就是為了賺錢,當大家覺得階段性沒什么利好因素了,可能就會發(fā)生搶跑,我賣你也賣,最后就會導致短期內黃金價格的回調。”
對于被掛在高位的投資者,他建議可以等一等。“不要在跌的時候賣,有回調就會有反彈,未來誰也說不好,任何行情都不會一直漲一直跌。長期來看,黃金早晚還是會回去的,買現貨黃金的人,我也不建議來回折騰,因為各行的手續(xù)費可能會吃掉相當一部分利潤。”
專家:短期調整不會改變中長期上漲趨勢
業(yè)內:不要盲目跟風,也不要All in
對于金價的回調,多位業(yè)內人士認為,主要源于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取得了“積極成果”。南華期貨貴金屬新能源研究組負責人夏瑩瑩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日舉行的中美經貿高層會談達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識,向國際社會傳遞了積極信號,使得市場風險偏好明顯回升,全球股市表現強勢,而黃金、美債等避險資產遭遇拋售而調整。
卓創(chuàng)資訊研究員李心悅表示,受中美經貿高層會談結果邊際向好驅動,市場情緒修復,國際黃金價格出現回調。短期內利空現貨黃金的因素主要圍繞貿易談判推進和地緣風險降溫。同時,市場對美聯(lián)儲降息延遲押注增加,對現貨黃金形成壓制,短期內金價或仍有下行空間。
“中美經貿高層會談緩解了貿易摩擦的不確定性,市場避險情緒回落,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吸引力下降,短期內金價面臨回調壓力。同時,這也推動了美元指數持續(xù)上漲和美債收益率逐步回升,若美聯(lián)儲因經濟改善推遲降息,黃金價格可能繼續(xù)承壓。”東源投資首席分析師劉祥東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盡管近期金價有所回落,但受訪專家普遍認為,從中長期看,在地緣政治動蕩、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背景下,受避險情緒和投資需求推動,疊加全球央行持續(xù)購金,金價或仍將維持高位震蕩。
李心悅進一步分析稱,受美元信用問題和購金需求支撐,黃金價格或將保持上行邏輯。一方面,美國政府債務上限危機問題持續(xù)挑戰(zhàn)美元信用權威性,為黃金提供了上行動力;另一方面,去美元化背景下全球央行購金熱度不減,據世界黃金協(xié)會數據,2025年一季度全球官方黃金儲備增加244噸,對金價形成支撐。
世界黃金協(xié)會此前發(fā)布的2025年一季度《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顯示,在金價創(chuàng)紀錄地突破3000美元/盎司大關的情況下,一季度的全球黃金需求總量(包含場外交易)達1206噸,同比增長1%。其中,黃金ETF需求復蘇,推動一季度黃金投資需求總量增長逾一倍,達552噸,同比增長170%,創(chuàng)下自2022年一季度以來的最高季度水平。
世界黃金協(xié)會相關分析師認為,未來宏觀經濟形勢仍難以預測,這種不確定性或許會為金價帶來進一步上行潛力。未來數月內,來自機構、個人及官方部門的黃金避險需求或將進一步攀升。
“近期避險情緒的降溫對黃金的拖累屬于短期因素。短期金價下跌屬于上漲周期的調整,短期調整不會改變中長期上漲趨勢。”夏瑩瑩認為,展望后市,全球貿易爭端不確定性仍無法完全消除,地緣政治的不穩(wěn)定性亦可能階段性觸發(fā),疊加全球經濟增速下滑風險與寬松貨幣政策托底預期,信用貨幣體系信譽的走弱將繼續(xù)支撐黃金貨幣屬性增強以及投資需求增長。
世界黃金協(xié)會中國區(qū)CEO王立新認為,長期而言,黃金作為戰(zhàn)略資產有其存在的意義。在股債相關性變高、波動加劇的背景下,黃金能夠作為避險資產,占據一席之地。此外,近兩年很明顯可以看出,黃金已成為能產生回報的工具。
一般來說,投資黃金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直接購買金條等實物金;二是黃金投資產品,如銀行積存金、紙黃金、黃金ETF。需要提醒的是,投資黃金得注意兩方面的風險。一方面,選擇正規(guī)的投資機構,例如銀行、券商,警惕各種名目的“黃金現貨交易”黑平臺。另一方面,雖然積存金、紙黃金、黃金ETF都沒有杠桿,但在黃金價格高波動時仍有產生大幅虧損的風險,投資者要做好資金管理。
就當下的黃金投資決策而言,王立新建議,“不要盲目跟風,也不要All in(全部投入)。如果從底層確定黃金的投資邏輯,我們建議抱著長期投資、進行資產組合配置的心態(tài)操作,而不是博弈價格風險。可以逐步建倉,如果總想著等最低點再入手,那可能永遠都不會有收益。雖說當前黃金價格從歷史角度看已經處于高位了,但未來走勢誰也說不準。通常情況下,黃金在投資組合中所占比例為10%—15%,可以根據不同時期、以及不同風險承受能力來調整比例。”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段煉 蓋源源
校對|陳柯名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中國經濟周刊、九派新聞、羊城晚報、證券時報、證券日報、21世紀經濟報道、公開資料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