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社区国产精品伦子伦免费,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日本中文字幕有码,青青热九免费精品视频在线

        • <acronym id="lefsy"></acronym>

          <sup id="lefsy"><thead id="lefsy"><pre id="lefsy"></pre></thead></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wǎng)首頁 > 要聞 > 正文

          國務院重拳治懶政 “最嚴督查”問責900名官員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1-06 23:00:29

          國務院常務會議稱,在去年已分兩批開展督查問責的基礎上,近期針對公租房閑置、民生項目資金大量結存等方面的不落實、不作為問題,各地依法依紀對包括地廳級在內的900多名干部分別采取開除、撤職、降職、記過等方式予以問責。國務院相關部門也將對問題比較突出的部分省級政府職能部門和地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開展約談。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馮彪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馮彪 

          繼2015年公布兩批地方政府懶政、怠政、不作為等問題后,國務院將于近期公布第三批督查結果。

          2016年1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信息顯示,第三批督查中,包括地廳級在內的900多名干部被問責。由于2015年前兩批被問責的干部分別僅為59人和249人,因此本次督查堪稱空前嚴厲。

          第三批督查主要聚焦在公租房閑置、民生項目資金大量結存、安全生產隱患整改不力等方面。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王滿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這些項目既關乎民生福祉,又事關經濟穩(wěn)增長的大局。但是政策一分靠制定,九分靠落實。本屆政府通過督查手段治理懶政、怠政,體現(xiàn)了抓落實的執(zhí)政思路。”

          建立整改問責長效機制

          2015年以來,國務院開始重拳治理地方官員懶政、怠政的行為,也嚴令地方政府整改政策實施中的落地難、不作為等問題。

          2015年8月,第一批處置結果顯示,遼寧、吉林、安徽、福建等7省共有59名干部存在懶政怠政、失察失職瀆職等不作為問題。第二批督查范圍擴展至24個省份,共有249名官員被問責。

          此次常務會議稱,在去年已分兩批開展督查問責的基礎上,近期針對公租房閑置、民生項目資金大量結存等方面的不落實、不作為問題,各地依法依紀對包括地廳級在內的900多名干部分別采取開除、撤職、降職、記過等方式予以問責。國務院相關部門也將對問題比較突出的部分省級政府職能部門和地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開展約談。

          王滿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超過900名官員被問責,凸顯出國務院重拳治理懶政的決心,對地方政府不作為的現(xiàn)象不遮丑,體現(xiàn)了國務院狠抓政策落實的執(zhí)政思路。”

          為何出現(xiàn)如此多官員占著位置不做事的現(xiàn)象?在王滿傳看來,一方面現(xiàn)在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但是有些地方官員的觀念還沒有轉變過來,沒有主動適應“新常態(tài)”的要求,表現(xiàn)出懶政、怠政、不作為的現(xiàn)象;另一方面也存在項目制定不科學,執(zhí)行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又不及時調整,導致項目停滯不前。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也曾對記者表示,通過反復督查能夠不斷發(fā)現(xiàn)政策執(zhí)行中的問題,以矯正政策落實中的不當行為,并使地方認識到發(fā)展中的問題,進行修正以促進經濟發(fā)展。

          除加大督查力度外,本次常務會議還提出,要根據(jù)新情況形成新的調動地方積極性的激勵機制,要求堅持改革創(chuàng)新,緊密結合政府職能轉變,建立健全正向激勵和整改問責的長效機制。

          “懶政”拖累經濟穩(wěn)增長

          當前,我國經濟增速放緩,使經濟增速保持在合理區(qū)間成為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標之一。在王滿傳看來,懶政、怠政行為不僅影響當?shù)鼐用竦拿裆l恚鼤侠劢洕€(wěn)增長的大局。

          “例如,2015年聚焦的棚改和第三輪督查聚焦的公租房項目,如果地方政府積極作為,把政策落到實處,既能夠改善當?shù)鼐用褡》啃枨?,也能夠通過設施建設拉動基礎設施投資和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也是利好。但是如果地方政府不作為,一切都是空談。”王滿傳說。

          對于一些民生項目,也存在遲遲不能開工建設或未能按期完成的現(xiàn)象。例如,2015年第二批督查結果顯示,吉林省四平市在落實國家下達的2014年棚戶區(qū)改造任務中有8165套未按時限要求開工,占任務總數(shù)的87.2%,甚至當?shù)剡€虛報完成任務量和整改情況。

          即將公布的第三批督查結果也將聚焦民生項目落實情況。王滿傳告訴記者,他在以前的調研中發(fā)現(xiàn),一些地方到年終還有大量民生項目資金閑置在財政賬戶上,沒有發(fā)揮資金作用。他認為,如果這些用于民生項目的資金被有效利用起來,公眾的消費能力也會提升,從而對經濟增長形成杠桿效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馮彪 繼2015年公布兩批地方政府懶政、怠政、不作為等問題后,國務院將于近期公布第三批督查結果。 2016年1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信息顯示,第三批督查中,包括地廳級在內的900多名干部被問責。由于2015年前兩批被問責的干部分別僅為59人和249人,因此本次督查堪稱空前嚴厲。 第三批督查主要聚焦在公租房閑置、民生項目資金大量結存、安全生產隱患整改不力等方面。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王滿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這些項目既關乎民生福祉,又事關經濟穩(wěn)增長的大局。但是政策一分靠制定,九分靠落實。本屆政府通過督查手段治理懶政、怠政,體現(xiàn)了抓落實的執(zhí)政思路?!? 建立整改問責長效機制 2015年以來,國務院開始重拳治理地方官員懶政、怠政的行為,也嚴令地方政府整改政策實施中的落地難、不作為等問題。 2015年8月,第一批處置結果顯示,遼寧、吉林、安徽、福建等7省共有59名干部存在懶政怠政、失察失職瀆職等不作為問題。第二批督查范圍擴展至24個省份,共有249名官員被問責。 此次常務會議稱,在去年已分兩批開展督查問責的基礎上,近期針對公租房閑置、民生項目資金大量結存等方面的不落實、不作為問題,各地依法依紀對包括地廳級在內的900多名干部分別采取開除、撤職、降職、記過等方式予以問責。國務院相關部門也將對問題比較突出的部分省級政府職能部門和地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開展約談。 王滿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超過900名官員被問責,凸顯出國務院重拳治理懶政的決心,對地方政府不作為的現(xiàn)象不遮丑,體現(xiàn)了國務院狠抓政策落實的執(zhí)政思路?!? 為何出現(xiàn)如此多官員占著位置不做事的現(xiàn)象?在王滿傳看來,一方面現(xiàn)在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但是有些地方官員的觀念還沒有轉變過來,沒有主動適應“新常態(tài)”的要求,表現(xiàn)出懶政、怠政、不作為的現(xiàn)象;另一方面也存在項目制定不科學,執(zhí)行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又不及時調整,導致項目停滯不前。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也曾對記者表示,通過反復督查能夠不斷發(fā)現(xiàn)政策執(zhí)行中的問題,以矯正政策落實中的不當行為,并使地方認識到發(fā)展中的問題,進行修正以促進經濟發(fā)展。 除加大督查力度外,本次常務會議還提出,要根據(jù)新情況形成新的調動地方積極性的激勵機制,要求堅持改革創(chuàng)新,緊密結合政府職能轉變,建立健全正向激勵和整改問責的長效機制。 “懶政”拖累經濟穩(wěn)增長 當前,我國經濟增速放緩,使經濟增速保持在合理區(qū)間成為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標之一。在王滿傳看來,懶政、怠政行為不僅影響當?shù)鼐用竦拿裆l?,更會拖累經濟穩(wěn)增長的大局。 “例如,2015年聚焦的棚改和第三輪督查聚焦的公租房項目,如果地方政府積極作為,把政策落到實處,既能夠改善當?shù)鼐用褡》啃枨?,也能夠通過設施建設拉動基礎設施投資和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也是利好。但是如果地方政府不作為,一切都是空談。”王滿傳說。 對于一些民生項目,也存在遲遲不能開工建設或未能按期完成的現(xiàn)象。例如,2015年第二批督查結果顯示,吉林省四平市在落實國家下達的2014年棚戶區(qū)改造任務中有8165套未按時限要求開工,占任務總數(shù)的87.2%,甚至當?shù)剡€虛報完成任務量和整改情況。 即將公布的第三批督查結果也將聚焦民生項目落實情況。王滿傳告訴記者,他在以前的調研中發(fā)現(xiàn),一些地方到年終還有大量民生項目資金閑置在財政賬戶上,沒有發(fā)揮資金作用。他認為,如果這些用于民生項目的資金被有效利用起來,公眾的消費能力也會提升,從而對經濟增長形成杠桿效應。
          國務院 治懶政 問責 900名官員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